老易《品三国》

易中天带着他的《品三国》到南京来了。

本来是不知道这个事情的,胡振中一条短信问我去不去,抱着好奇的态度,匆忙的把手头的事情结束了,扒了两口饭,直接去了新街口的新华书店。因为有北京西单居然去了四千人的前车之鉴,一路上很是匆忙,毕竟谁也不愿意在那里排队等着,死赶活赶,比预定的签售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了新街口,还算顺利吧。

五楼的电梯口,就看到工作人员摆起了书摊现场售书。二十五元一本,虽然觉得这书不值这个价,不过奈何这年头书都不便宜,什么垃圾书都要卖个二十八九的,也只有这么接受了。外面的包装不错,最最起码用塑料封了起来,封面装帧没有如百家讲坛那样用光荣“三国志”的CG而是用了一副类似古典版画的一骑兵:右手拿枪,左手执剑,腰上还跨着一弯弓。这人莫非是赵云?三国时期有谁用这三样东西比较牛b的?

或许是因为我们去的比较早,人不是很多。甚至在电梯口根本看不到等待签售的队伍,若不是工作人员指点,怕是还找不着。排队的人也很少,我前方也就五六个人。老易白衬衣,裤子看不到,闷头在那里签名,头都来不及抬一下。旁边一工作人员帮忙递书,四周一帮易粉忙着拍照,现场几近混乱。

胡振中是铁杆的易粉,轮到他到老易面前的时候,急忙着上去和老易搭讪,数码相机往我这一扔就让我给他拍合影,结果貌似老易理都没理他,给他拍照也正好工作人员的脑袋遮住了老易。失败。签完了他还欲罢不能,单独给老易拍了好几张。这个时候我就比较豁达。老爹也是知识分子的缘故,我对这些文人没有这些盲目的崇拜,趁着周围一片混乱并且胡振中意乱情迷的时,观察了老易两眼。

不知道是给谁签的时候,老易抬头望了那人一眼,眼神很简单,就是人在疲劳时候流露出来的恼火。看着他的那一两分钟内,他头都没有动一下,右手拼命的在写。毫无表情。新华书店管理的也很不到位,现场过于混乱,只有一条稍微成型的退伍,但老易桌子前方的人群却没有驱散:端详老易的,给老易拍照摄影的,电视台采访读者的,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。甚至队伍的对面一个工作人员自娱自乐在那里用钢琴弹起了“红河谷”:新华书店的五楼,是卖钢琴的琴行。一片嘈杂中,老易一个人坐在一群人中间,我突然感觉这种场景似曾相识,小时候动物园中经常能看到如此的景象:人们看稀奇呢。

就是如此。老易说过,读文史哲的终究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,而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版出来也是追求人类幸福的一种。但恐怕这个结果也不是老易曾经能想到和愿意看到的。当他的研究成果不再是精神食粮而仅仅成了一个商品符号的时候,不知道老易如何感慨。这签字售书,恐怕也是因为当年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签了卖身契的身不由己。

这场商业秀推广的只是《品三国》,甚至不是老易自己,到了现场才知道,今天只签《品三国》,甚至他写的别的书都一概不签。或许,这也是那五十多万的卖身契的一部分?不知道。也正是因为这资本的力量,让本来挺好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成了一团遭,也让那一本本《品三国》成了我们小时候用来逗猴子的玉米花。

这么说没有冒犯老易的意思。相反,我还挺欣赏他,毕竟能在点时尚把历史说的吸引人是需要一番功夫的。老易也算是特殊年代的知识青年,那一批人中,除了极少数,大部分我还是相当欣赏的。唯一不确定的,我对湖南同胞还有湖北同胞的素质不敢恭维,老易在这两个地方呆的太久,不知道是否给传染了?

倒是希望他那皱眉头只是因为累而不是耍大牌。

其实老易的字,看起来不错。

5 Comments:

  1. Anonymous said...
    qigu:过来做客,做得挺不错的博客~ 易中天现象是普通读者的自然选择,就像前几年的余秋雨,并非超级学者,只是肯写小文章的文化人。
    Anonymous said...
    这个大叔好象前阵子就去过“德基”,好象就是6、7月的事情。我记得雅思班的小姑娘还很痴迷的逃课去看他的讲座。
    Anonymous said...
    易中天最爽的事情显然是在百家讲坛做客,而不是大热天签名售书,不过不管怎样看自己的书如此大卖,即使累,心中也绝对是爽歪歪
    孙尉翔 said...
    写生活的blog,也可以这么好看。很生活化的人,我挺羡慕。我总是了太多生活的风景。
    Qing1979 said...
    没办法,游戏总有规则,老易也无法免俗。

Post a Comment